赛出了成绩 更赛出了风采
2011-11-02 浏览次数:
2011年人大EMBA环昆玉河徒步赛,1102班4人携手领先冲线,6人进入前10名,参赛11人除1人因伤退出外全部跑完全程,包揽团队冠军,男子冠军,女子冠军……直至现在,这幅画面还像是做梦般的不真实,只是酸疼至今的腿部肌肉,让自己意识到不是在做梦。
听上去很矫情,但其实真不是。在比赛前,我们做梦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因为所有队员包括夺魁的几位,跑过的最长距离就是10公里。在我们大部分人的心里给自己的目标,不是什么夺名次,而是坚持跑完21公里。因此,在比赛热身的时候,1102的文体委员同时也是1102的戈七召集人白加黑(白建辉)给大家定下来的基调是:成绩是次要的,关键是跑出1102班的风采来。当然,既然是比赛,我们也给自己定了个挑战目标,团队成绩2小时30分钟以内(按比赛规则,取第4名的成绩),争取进入团队前三。定这个目标的依据是,之前1101和1102班在成都移动课堂期间进行过一次10公里对抗赛,最后夺冠的成绩是58分钟,考虑到距离增加一倍多以及体力衰减的因素,我们认为跑到2小时30分钟以内就很满意了。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当波波(赵艳波)、陆阳、刘法青、松籽(邓卫松)携手冲过终点的时候,成绩居然定格在了1小时53分41秒。用陆阳赛后的一句感言来形容这种情况最为恰当:人的潜力真是无穷!
在颁奖典礼上,戈七的领队马凯在发表感言的时候拿笔者举例,松籽(也就是笔者)6月份第一次参加东小队在朝阳公园的训练的时候,才跑了3公里就气喘吁吁的了,没想到现在进步居然如此显著。马凯说得对,第一次训练时,我跑了3公里就像一滩气力全无的“烂泥巴”了,当然,1102的其他队友也好不到哪里去,短短3个月时间,是什么力量把我们这些“烂泥”炼成了“钢铁”了呢?
首先要感谢的是每周坚持组织我们这些戈七新兵训练的老戈友们,尤其是每周三东小队朝阳公园训练的召集者戈六队员老面(陈进)和每周六奥森训练的召集者戈六队长老畅(畅磊)。训练前反复通知(老面几次甚至是工作结束后23点左右还在发信息提醒大家参加),训练中身先士卒,训练后提供“瓜果”甚至请大家“猪羊”,老戈友们就是通过这些点滴的小事,把戈壁挑战赛的精神传承给了我们,让我们这群所谓的“大忙人”学会了什么叫做“风雨无阻”,什么叫做“坚持”。也正是这种坚持,让我们从烂泥”炼成了“钢铁”。
其次,也要感谢此次比赛虽然不计成绩,但仍全力陪跑的老戈友们——“老畅”、“小白”、“野人”、“朱朱”、“猩猩”……,百忙中抽时间来的老戈友们其实很多,恕我无法一一认全。说实话,如果不是老戈友们一直在前面领跑,我们一定跑不出这样好的成绩来。原因很简单,中途几次我们都想停下来休息片刻,但就是老戈友们在前面默默前行的身影给了我们一种莫名的力量,让我们坚持再坚持,直至最后的冲刺。
最后,也是最应该提及的,就是1102班这个友爱、团结、奋进的大家庭。其他的不说,就说这次比赛:1、参赛人数最多。在文体委员白建辉的精心组织下,参加比赛的有陆阳、刘法青、赵艳波、武耀、白建辉、彭景丽、乔志伟、肖奇、潘永刚、胡军、邓卫松等11位同学,各班最多,其中陆阳和刘法青都是专程从外地赶来。2、拉拉队阵容最强大。班主任柯老师、班长周明亲自带队,张梦姝、岳树利、孟桃平、骆虎跃、应金法等同学专程前来为参赛队员加油,张梦姝同学甚至特意在赛后为队员们安排了“万圣节前夜”晚会庆功,范学科、王桂森、蒋伟、王丰等等外地同学则通过电话或者短信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3、队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团结友爱精神。按照赛前的策略,陆阳、刘法青、赵艳波、武耀、白建辉、邓卫松作为第一梯队跑在了最前面。跑了5公里后,白建辉参加“骑行台湾”活动落下的膝伤发作,武耀主动减慢速度陪白建辉跑,放弃了争取个人名次的机会。陆阳、刘法青、赵艳波、邓卫松在剩下的赛段中,轮流领跑,相互鼓励,虽然每位队员在中途都出现过极度疲惫坚持不下去的时刻,但团队的力量让大家战胜了疲惫,坚持到了最后,手牵手、肩并肩地同时冲过了终点!
包揽团队冠军,男子冠军,女子冠军!毫无疑问,我们赛出了成绩。但相比成绩,我们认为我们更赛出了风采。当然,目前的成绩不值得任何的沾沾自喜,因为我们知道,戈壁挑战赛的漫漫征途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