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在读生 > 教授观点 > 详情

冯云霞:坚持理性和常识---回归教育本源

2012-03-21 浏览次数:3642

人大商学院EMBA中心主任冯云霞,是第一届CMPM五人核心团队的一员。 眼下,她和她的团队又承担起人大商院EMBA项目的运行任务。 2012年以来,借助人大以往的资源优势,人大商院又开始运行‘文化创意产业’方向的EMBA。 通过项目的有效运行,她和她的团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EMBA教育回归教育本源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

问:您作为CMPM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如何看待CMPM项目对学员的作用和价值?

冯云霞:改变成年人的态度很难,所以CMPM项目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加入更多的反思和实践,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心智模式。通过在反思、分析、练达、合作、和行动方面的综合训练,学员得以调整自身的心态和定位来应对复杂的商业问题。CMPM课程的精髓和商学院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受人尊敬的、国际化的、回归教育本源的。我们不赞同商学院EMBA项目是“富人俱乐部”的说法。 我们提倡EMBA教学要回到教育本身,要回到大学本质。 “传道授业解惑”是大学不变的主题。我相信大多数学员通过大学回炉教育,能够得到心灵的洗礼、知识的重构和思维的调整,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

问:第一届CMPM项目是一次摸索,当时你们碰到了哪些挑战?之后总结了哪些经验?

冯云霞:这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当时第一个模块在兰卡斯特大学做,外方很熟练,效果就比较好。第二个分析模块在人大做的,学员觉得反思讨论的时间不够。我们的模块主任和老师沟通了,但有些教授还不太习惯放松对课堂的控制。后来我们发现了问题,增加很多案例讨论和企业现场观摩。之后,就慢慢明白了课程究竟如何设计。

通过第一届CMPM,我们意识到模块主任或课程主任(Module director)这个角色非常重要。但现在很多大学都缺这样的岗位和人。这个岗位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必须有学术背景、有企业经验、还要热爱教学。 与此同时,又要了解高级经理人员的话语表达和精神需求,要懂教育规律。 现在我们的项目中,课程主任都是教授兼职做。 经过这一轮CMPM,也有一些老师锻炼出来了。

同时,某些学员就把上商学院简单地当作一种消费,出现一点问题就跟我们讨价还价。虽然我们解决了问题事情,但往后就更加强了管理能力综合考核关,对那些学历不高,没有学生角色意识,觉得自己是老板就很大爷的人,我们就不收了。毕竟我们是一所大学,要有自己的门槛。

另外,我们还秉承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结合学员经验来构建EMBA的知识系统。 这个也是一个挑战。书本的、学理性、逻辑的东西比较好教,但是经验性的东西,怎么转化为知识,过程运作就比较难。 还好,我们上人大商学院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心态很开放,不断探索建构知识的方法、路径和机制,现在已经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

问:您目前研究哪些前沿的课题?在EMBA课堂,您最擅长教授的是哪些内容?

冯云霞:我主要讲管理沟通,现在很多人讲领导力,都是研究领导特质,而我研究的是领导过程,领导如何处理和员工的关系。今年上半年我尤其研究新制度学派和战略的关系,属于宏观层面的组织行动,偏修辞学、社会学的内容。

例如我用肯尼斯伯克的理论解释中国社会的管理阶层在做变革时,对不同群体的人怎么说话,领导如何通过语言的艺术影响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认同,这是有规律的。学员们可以学习到修辞的几个要素、要素间的比例等,不同要素、不同比例,说话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人们常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其实既不是人话也不是鬼话,而是辞化。说什么话是由情境来决定的,不能随心所欲。这就是管理,利益相关者的管理。

比如最近的达芬奇家具事件,它的危机公关是反咬媒体,这是特别失策的,已经超越底线了。当它质量有问题但品牌还好时,明智的管理者应该真诚地道歉,把质量过程做一些改良,人们很快就淡忘了。她却找人偷偷录音,和媒体鱼死网破,但这对挽留它的品牌形象更不利。

(冯云霞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EMBA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