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伟强:机会永远是给准备好的人准备的
2012-12-29 浏览次数:2866
“凡事都有无限的可能。只要是你真正想做这件事,通过你的行动力的坚持,我觉得都是可以实现的。”1106班的易伟强是一个集勤学、实干于一身的人。
从职业生涯初期的“现学现卖”,“每一天都处在像陀螺高速运转的状态。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后像海绵吸水一样如饥似渴地学,第二天就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到现场去了”,到成为帕克国际的首席工程官,直至在人大戈壁挑战赛中的即时体验即时思考,易伟强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思考和消化人生。
而正如他最深刻的体会“机会永远是给准备好的人准备的”,扎实的学识理论、严谨的业务思维给他的每一段事业生涯都带来了加速度,成就了这样一位智慧型的副总。
勤学以制胜,凡事都有无限的可能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易伟强步入社会时也是干劲儿十足,不怕苦累。而与别人最大的不同也许便是他好学、肯学、活学活用的工作态度。
源于扎根基层的想法,易伟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去了中铁十八局,一干就是八年,“条件应该说是非常艰苦,修铁路的地方,肯定是铁路不通的地方,修公路的地方是没有好路可走的地方。”建筑工程专业出身的他在单位算得上是稀缺人才,这一方面是一个优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又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没有相关专业的师父或指导老师来引路,都是自己摸索着前行。刚到单位,易伟强便赶上京九铁路竣工前的攻坚大会战,并担当了负责其中一个车站的任务,最后凭借着自己吃苦耐劳的干劲儿和对工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他所负责的车站创造了几个记录,“开工最晚,完工最快,存在问题最少,质量验收通过率和优秀率最高”,被评为铁道部的优质工程奖,易伟强也因此成为唯一一个全局破格提拔的副经理,这既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易伟强说,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工程,“对自己步入社会以后,对待工程、对待工作、对待事业,都奠定了一个工作态度方面的基调”。
在随后接手的几个工程项目中,易伟强依旧不畏艰苦,与团队一同战斗在前线,更重要的是,他突破自己,创造了一些原本不可能的可能。1999年易伟强接手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某标段的施工建设任务,全线地势险恶,桥隧相连,属于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这项工程对于建筑工程专业出身的易伟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白天在现场带队交接导线点,跟随当地向导在用砍刀砍出的山路上跋涉,晚上在潮得滴水的办公室里恶补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为了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当时“每天都处在像陀螺在高速运转的状态。每天晚上回去学,第二天早晨就拿出去现场现卖了”。正是基于土木工程里不同学科的特性中彼此存在的共性,易伟强将学科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会“通”求“变”,因地制宜,最终攻下了难关,项目成果还在全局获得了“科技进步二等奖”。易伟强直言,“在实践中学,这个效率是最高的。”之后他经常用这个故事激励同事们,在他看来,凡事从一个门外汉到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不是没有可能的,“只要是你真正想做这件事,通过你的行动力的坚持,我觉得都是可以实现的。”
机会永远是给准备好的人准备的
离开第一个单位是出于比较现实的考虑,一方面是对稳定家庭生活的渴望,为了改变一家三口三地分居的现状,一方面是认为国有企业的体制对于自己职业理想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束缚,遇到了玻璃天花板,“当时自己要去干什么,也没有想得很清楚,只是知道那个状况不是我要的,就选择了出来”。
初到北京的易伟强自然有不少的心理落差,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而北京开放和包容的城市风格感染了易伟强,让他开始主动融入到这样的环境里来。到北京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监理公司,鉴于与自己之前的工作有较强的交叉性,易伟强很快上手,并在工作中获得了很多思考,他归结出了一种“631”工作方法,“把工作做在前面,你才可能对它施加更大的影响,不能等到他干完了,你再到现场去,说这个我不接受,把它拆掉重做,那叫‘死后验尸’,这对整个工程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我把这种归为631工作法,也就是把我们的精力做一个6、3、1的分配,把60%的精力分配到事前,30%的精力放在事中,事后就水到渠成,10%的精力就好了。”事实上,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行业,“把重点放在前面,最终的结果就会是好的,可控的。”2003年的非典时期,“我们被圈在工地里不让出去”,易伟强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为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作了充分的准备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规划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在9月份的考试中,他以全数通过的成绩获得了职业资格。
第三份工作便是来到现在所在的帕克国际,而这既是一次绝对的偶然,也归因于易伟强扎实牢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线实践经验,正如他所说的,“我觉得机会真的是给那些准备好的人准备的,用不着抱怨,可能你做很多准备却没有一个机会到来,但是机会来的时候,你能不能抓得住,这个可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2004年底,抱着转一转的心态,身无简历的易伟强走进了顺道路过的建设部高级人才市场,在这里与帕克国际结缘,从此开始了全新的一段奋斗历程。
差异化的服务,有的放矢的战略
进入帕克国际后,从最普通的员工做起,易伟强基本以半年上一个台阶的速度实现职业的突破,2005年任工程部副经理,之后转正为经理,再接下来升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直至2008年升任公司副总经理、首席工程官的职位,延续至今。
公司工程运营的所有项目都在易伟强的管理范围内,提及公司的服务理念,易伟强说,“我们从来不跟别人拼价格,我们相信市场上肯定有这种差异化服务的需求。”相对而言,帕克国际走的是较为高端的路线,讲究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服务,重视用户体验。“有些东西可能你一再地追求它,却欲求之而不得,就是说你可能追求对了,但是你要的东西却是一个副产品。比如说你一直追求利润而忽视了客户的感受,当你不能满足对方的需求时,你这种业务的成长是无从谈起的。而反过来,如果你去关注这种能为客户增加价值,能提高服务,增加服务附加值的东西,能让用户体会到比基础服务还多的东西的时候,你的利润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
易伟强还特别提到在前几年后奥运时代时工程建设低谷期中公司的发展,在那个大环境一片低迷的时期,公司没有选择打散枪弹、跑马圈地的战略,而是携手战略伙伴一起“走出去”,“我们大的合作伙伴毕竟也不能局限在北京这个区域里做,会到全国各地开疆辟土,他们就需要带着我们这种可信任度高的、有战略合作的伙伴一起走出去,这样我们就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相应的分公司,在当地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几年,公司业务的成长速度可谓蔚为可观。2004年的签约额仅有约两千万,2005年签约额基本翻番,2006年之后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在30-50%的速度,到2011年底,公司签约额达到2.1亿元。这其中,老客户的签约率达到七至八成,这是对服务满意度的最大肯定。
在集体的力量中渐行渐远
到人大EMBA学习使易伟强深刻体会到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不拘泥于课堂,无论是在课堂的学习还是课外的体验中,他都能感受到学习与工作的结合。
戈壁挑战赛是易伟强在人大学习最难忘的经历,“结识了一群生死兄弟,都是可以用来托付生命的兄弟,真是非常棒”。在深入戈壁挑战的路途上,易伟强也获得了多样的感受,“你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但是和一群人你才可以跑得更远”,“当你处于领先地位的时候,你必须分辨清楚前进的方向”,“你每迈一步,可能你会变得很快,但是当你方向不对的时候,你这个快速会让你南辕北辙,会让你离你的目的地更远。”这些体会和平时日常工作乃至对于企业发展的思考都是有契合的,“我也非常感谢能在人大读EMBA的过程中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这样一个平台里面来,能丰富我的专业水准,冲出我的职业生涯,让我的管理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搭建这样一个一生可以在里面学习成长的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