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骥:在石油系统一条道走到“亮”
2012-12-29 浏览次数:328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乃千里马。或许是因着这个由头,长辈怀着美好的愿望,把“骥”字送给了自己唯一的孩子。古有53岁的曹操亲率大军征服了20万乌桓人,今有1203班49岁的操骥白手起家纵横石油领域。如今这个时代定义的功成名就,早已不是金戈铁马,然而商业的战场上也弥漫着看不见的硝烟。
在石油系统中,操骥一路从安保到技术,从技术到宣传,从宣传到管理……每次的改变,都是一种挑战。“从最基层的实体做起,做实业,奠定了我们发展的基础。”从偏僻的长江源头,从小油库做起,一直做到金融中心。他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职业操守,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杀出了一条血路。
英雄不问出处
操骥自幼是由外祖父母带大的。自小,祖父母便时时教育他“做人第一、做事第二”。操骥说,这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在自己最低谷时也能挺过去的坚持。
在操骥18岁时,平日便成绩优异的他正在用心准备高考,然而晴天霹雳——外祖父突然去世,外祖母没有工作——生生砸在了操骥年轻的肩膀上。很快,招工便找上门来,国企意味着“铁饭碗”,虽没有大学的光环,却也得到了一份人人艳羡的工作。“这样我外婆就能跟我在一起了,我会一直把外婆送到老。”操骥很快懂事,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人生的分量。
于是,操骥成为了一名石油公司的经济民警。这是八十年代初才有的新岗位,倒班次的巡逻、安全检查工作,倒给操骥富余了很多空闲时间。勤奋好学的他,利用这些时间自学了经济、财务,甚至新闻学。内心深处,他依然渴望能够上大学。
八十年代的企业拨乱反正整顿验收带给了他机会。尽管只是高中毕业,操骥却异常伶俐,“今天出去搞整个企业的验收材料和报告,明天参与企业公司的一些大的活动。我尽管在基层,写写画画都行,领导就很喜欢。”很快,他被调到油库的计量管理部门,短短的几个月,他向业内的朋友借了教材,自学专业知识,同时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全省计量管理的培训学习和华东地区油罐检定员考核,一考便获得了全安徽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取了全国石油计量员证书和华东大学容器检定员证书。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又考取了电视大学,在那儿学习了两年——操骥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一旦有机会,便贪婪地吸收着知识,也正是这两年,为操骥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挑起”笔杆子
虽说是理科出身,操骥思量企业需要文科人才,便在电大报选攻读新闻学。他希望能将企业的动态和面貌展现出来,为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鼓与呼,两年攻读完毕,顺理成章调往工会,做专职的宣传工作。
很快成立了自己的报纸和通联组织,与《中国石化报》社形成对接,统筹各县石油公司,操骥俨然当起了报纸主编。写稿、改稿、挑图、校对,他参与了出版流程的每一个细节。“18开的一个报纸,没有一个错别字。”操骥对此颇为得意,然而轻轻松松一句话的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个不眠之夜。即便是在企业整个领导班子被换掉的混乱局面下,操骥依旧挑得了重担,将刊物宣传工作做到最扎实。
凡事最怕认真二字。九十年代初期,市场混乱,管理拖沓。操骥亲临石油市场和炼油厂调查,针对中石化销售公司的资源如何统一、市场如何规划规划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写了一篇举足轻重的文章,“当时中石化销售公司里整一期刊物都用来发表我那篇文章。”自从事宣传工作,操骥便针对企业经营管理和长期发展写了很多相关的文章,短短五年时间有30多万字见诸於《经济日报》、《中石化报》、中石化企管杂志等全国各地报刊、电台。这其中有几十篇文章获奖,1992年他个人还被单位评为特殊贡献奖,上调一级工资,有些文章还产生了较大影响。
渐渐地,他写的文章变得举足轻重,时常被借调去当地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安徽省石油公司、安徽商报等做采编。他年年被评为企业先进个人,看上去光鲜亮丽,风生水起,然而因操骥始终惦念年纪越来越大的外祖母,也毅然回了家乡。
那一年,他29岁。
为有活水,得清如许
从八十年代初从事安保工作开始,到后来的办公室主任,操骥的踏实肯干便是他事业的铺路石。“记不清是1982年还是1983年,第一次工作便遇上水灾,当时年轻便特别拼命。当时刚开始实行奖金制度,我印象特别深刻,安保部部长一下子发了一个一等奖给我。”参加工作十年,操骥的口碑颇佳,聪明弥补学历,踏实弥补年轻,一步一步走稳走好,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我的任务,就是把所交代的事情做到最好。”
1994年,操骥转调企业驻上海办,同时开始接管安庆润滑油公司,以及拓展润滑油的全国市场。不仅在短短3个月内,保质保量完成了石油志编撰和购买日本籍油轮投入企业运营,也在两三年内顺利将海牌润滑油销售总量做到全国第二。“1994年时,一年销量只有几百吨,到1995、1996年时就能做到一万吨了。”
短时间内的崛起令人叹为观止。谈起经验,操骥表示“虚心学习”和“真正的干一行爱一行”才是他成功的关键。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操骥都全力以赴。“我学的东西比较多,润滑油的销售和石油其他商品销售不一样,必须要把润滑油知识全部吃透,把市场吃透。在市场中去培养用户,如今的营销,当时九十年代就用到了。再加上炼厂的支持,下边想要稳定市场也显得事半功倍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于忧患,操骥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打仗需要补充粮草,而知识便是操骥打持久战的粮草。除了电视大学的新闻系,操骥还在3年办公室主任期间完成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的经管本科学习。一直渴望学习的操骥,在遭受总经理落马、中石化干部管理学院变故、调往一把手被双规的中石化安徽池州公司等等变故后倍感无力,再加上1999年因晚上工作而意外摔断肋骨还未有好好修养,他决定休整一年。一年后,他便辞职了——千里马也会疲惫,也需要蛰伏。
5万块白手起家
辞职离开,操骥决定过新的生活。他来到浦东新区的贫困村,成为了第一个在村子里做企业的人。与村书记洽谈片刻,一刻钟拟完合同,揣着自己家中带来的5万元,以及村子投资的10万元,操骥便单枪匹马开始创业。虽说此前的工作伙伴和人际关机成熟稳固,然而他选择另辟蹊径,从零开始。
“2002年到2005年,很苦很苦,苦不堪言,非常之苦。”短短几个“苦”字,道尽了操骥那几年的心酸。就这样,操骥在“村中企业”奋斗了一年。那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我在办公室呆过,在整个企业运作呆过,在油库也呆过。”然而,也是那几年,操骥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日新月异”。翻倍的数据,飙升的业绩,都令他倍受鼓舞。“2003年一个月只有十吨、二十吨的量。2004年一个月就有两三百吨了。到了2005年,一个月达到一千吨了。2006年这个量,一个月就增到了两三四千吨!”
如今,操骥已经拥有了四家公司:上海皖江石油化工负责终端配送,上海凌农技工贸公司负责物流配送和农业合作,上海浦明石油化工只做大宗贸易,单笔均在上千吨,有时近万吨油品贸易承接,2010年他又收购了一个制药厂,安庆浦明中海能源有限公司,将3.7万平方米土地和2万平方米房产置换出来,准备做与中石化安庆石化相关配套的工作,用以替代能源。
2003年至今,操骥在商场中风光无限。对此他的秘诀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举个例子,浦明在今年每个月都保持1.5亿的销售额。”巨大的数字背后,逐年老去的操骥依旧怀着凌云壮志,老当益壮却也抵挡不住高速发展之下系统知识的匮乏。“感觉需要学习了,于是就来上了人大EMBA的课程。”就这样,他走进了人大校门。
人大EMBA:在这里学会稳健管理
操骥已经在人大学习半年多了,说起收获,他便滔滔不绝。
公司成分的复杂带给操骥管理上诸多困难,一面是员工,一面是家族,常常无法避免纠纷和偏颇处理。“我这个企业有1/3是上海人,1/3是全国各地人,还有1/3是安徽穷乡僻壤的家乡的穷人。怎么把这些人管理好,上EMBA课给我了一些启迪,对公司管理上有很大的提高。”如今操骥已经开始运用职业经理人去实际操作,家族中的人员作为助手,便能避免亲戚之间的裙带关系。
操骥的物流公司,因着8月份的物流改革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改制的力度和时机似乎都成为了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如今操骥因EMBA课程收到启发,开始使用买断工人和承包工程的形式去运作,成效颇佳。
在金融投资领域,操骥也能很快学以致用,在今年相对颓势的股市中,依然坐拥几百万的收益。“往年投资有赔,去年我们大赚大赔,今年就是稳健增长。企业如何在资本市场稳健运作这一块,EMBA也给我们一些新的启发。”操骥原先对于理论知识是否能成功转化成为实践的忧虑完全被打消,专业老师的授课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凶猛高风险的成长也逐渐转为稳健低速成长。
因着祖父母的影响,操骥也希望人大老师们也能在EMBA课堂上对人性和责任有更多涉及。能者多劳,这些年无论多忙,操骥都会抽出时间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希望工程项目。“也是不经意,往往别人反馈给你的更多。”这同样也是他一路走来的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