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校友 > 活动报道 > 详情

李晓沛:人生何处不精彩

2012-12-29 浏览次数:3945

如今,李晓沛已近半百。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在这位1205班书记过去的47年生命中,辗转于高校、合资企业、政府机关、国企、地方政府,尝试了五种完全不同的职业之后,身上的不安分因素又活跃起来,他决定再次下海经商,这次不再是浅尝辄止,而是真正地大干一场。

永不满足于现状是李晓沛的人生写照,在这个27岁年轻人过着57岁老年人生活的时代里,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他依然有着少年的激昂和拒绝固步自封的倔强。人生于他而言就如冒险,李晓沛走过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单位,都带给他新的人生体验,并调整他的人生轨迹,渐渐积累成了一生的财富。

曾经一腔热血的青年教师

年轻的时候,李晓沛形容自己是一个热血青年,满怀革命理想。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新思潮,西学东渐,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在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西方文化的养分,思考着富国强民的道路。教室里、图书馆、寝室里,各种各样的沙龙上,到处都有同学在争论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在探讨中国的道路,而李晓沛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1989年毕业后,怀着继续从事自大三时开始的社会变革思潮研究工作的美好愿景,李晓沛申请留校当老师,少不更事的他对社会变革思潮的研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执着地认为:从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变革思潮中,一定能够寻找到一条让中国崛起的道路。

然而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两年,忽而有一日他发现自己所有的,不过是“百无一用”的书生意气,于是为自己几年来的理论迷狂感到羞愧。然而书生也有书生的傲气,李晓沛不愿只为言语上的巨人,愿为理想一搏。

将企业管理学的书籍狂扫一通,李晓沛便去应聘山西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太原华杰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一职。幸运的是,经理看重他的没经验,“没经验才没框框、才有创新”,而李晓沛的理论视野开阔、具备商业思维方式,在经理看来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相信他一定能够发挥作用。

走马上任,经理便将新上的珠宝商场的项目全权交给了李晓沛。1993年的山西,全省没有一家专业珠宝商店,对于商场装修风格、进货渠道、货品陈列、安全保卫、销售方式一无所知的李晓沛来到香港。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四个月多月的筹备,山西第一家专业的珠宝商场正式成立,这个商场至今经营良好。

经理的商业启蒙,大胆用人的管理策略,商学院案例分析的开会形式,令初入现实社会的李晓沛感到如降甘霖。然而,工作了两年之后,李晓沛又陷入了苦闷。他想要接触更宽泛的社会面,华杰再也满足不了他的成就感。1995年,30岁的李晓沛“上岸”,调往太原市人民政府下属的太原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开始了自己的政府机关工作。

8年住房改革,见证了一个行业的兴起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住房制度改革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的形成和发展,可谓历史一大看点,其影响和意义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而李晓沛则亲身参与了这翻天覆地的大改革。

1994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由此进入第二个阶段。次年1月份,李晓沛调入太原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工作的,正赶上第二阶段房改攻坚,从未做过政策文件起草的他,第一个任务便是就是研究、起草太原市贯彻落实“国发【1994】43号文件”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

所谓“改革就是革命”,改革的难度不仅在于起草的难度,推动的阻力也是空前的。光是调查统计太原市全市的存量住房的数量、建设年限、房屋情况和所有权、使用权关系,就动用了9000多人、耗时5个多月。起草政策文件又耗时3个月,继而向政府各个部门征求意见、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讨论,等到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颁布时,李晓沛已经瘦了整整9公斤。

政策颁布之后,李晓沛马不停蹄地奔波于省城各部门、各大国有企业、各院校举办“房改政策报告会”,进行宣传动员,同时又穿插着在电视台、电台做专题节目,解答省城各界群众的各种咨询和质询。

这时的他才真切体会到、认识到改革一项旧制度、建立一项新制度是何其之难!有理解的,有不理解的;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有赞扬的,有谩骂的,这其中充满着各种认识的差异、各种观念的交锋、各种利益的纠葛、各种关系的调整。1998年7月,第二阶段房改推进三年之后,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李晓沛,再一次承担了政策起草、论证、宣传、贯彻的任务,直至2002年。

李晓沛感慨地说,他见证了一个行业的兴起,一个历史的变革,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这一切,原先怀着理想走进政府工作的他,当8年过去后,身上的青涩早已打磨得荡然无存,他又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十年之痒,务实与实务

2002年,李晓沛已经37岁,在这个渐入中年、寻求稳妥安身立命的年纪,李晓沛又做了一个决定:调往国企——太原市万柏林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他只想务实地做一些事情,恰巧他又一次赶上了社会变革时期。

2000年以后,太原市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空间拓展成为太原市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太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南移西进、扩容提质”的城市空间转型战略,太原市万柏林区政府组建了太原市万柏林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它具体承担“西进”的区域开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一级开发任务。

李晓沛在华杰公司两年的商业启蒙、在房改办八年的房地产行业经验在此时都发挥了作用。然而,对现代金融工具和投融资知识的缺乏,令李晓沛如同倒推十年,仿若当年的学生,只能边学边干。就在五年的时间里,他参与修建了40多公里城市干线道路,五座城市内河桥梁,完成了6平方公里的区域开发。

或许是在“西进”项目中的出色表现,2007年李晓沛被选举为万柏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一步一步,从一个班级,一个公司,到一个行业,后来他面对的是一整个区:面积3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万人,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79个社区、67个行政村。分管环保、民政、房地产公益、文化、教育、旅游、食品安全等二十块工作。事无巨细,鞍前马后,担任副区长三年,李晓沛才真正体会了什么叫做“父母官”。

宝刀不老,再度下海

“没有当过兵是一大遗憾,此生已经不可能弥补;没有离开‘体制内’到市场中做个真正自由的草根,也是一个遗憾,但这个遗憾还来得及弥补。”2010年,李晓沛决定放逐自己,离开体制,后半生做一个真正的草根。

这次是真正的“下海”,李晓沛着手组建了一个基金管理公司。他在自己熟悉的两个领域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地产业和医疗健康产业。对行业的持续关注,以及往年工作经验的丰厚支持,令李晓沛在下海经商时更为游刃有余。

企业管理上的经验,商业头脑的训练,李晓沛的决策稳健、审慎、不冒进,效益上较为可观。即便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大形势下,所投的两个刚性需求项目在销售上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医疗健康则看重成长性和政策偏向性,一个是珠海市新依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自主研发的臭氧妇科治疗仪,属于这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另一个是做独立医学实验室的企业,属于医学诊断领域,是医改鼓励和支持的方向。

一切似乎都在从头开始,人生的冒险旅程也在继续。对于李晓沛而言,一切陌生的事物都并不陌生,一切不熟悉的行业都是一种挑战。人生在于不断进步和尝试,即便到了他这个年龄,他依旧信奉着一个游戏者的规矩。

走进人大EMBA:收获“拨云见日”的感悟

问起如何来到人大EMBA,李晓沛说,“我是带着问题、困惑和寻求解决方案的迫切愿望,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EMBA课堂”。在接受杨杜老师四天的管理学总论课程后,李晓沛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触。

李晓沛感慨,自己在2002年调入国企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五年中,按照国企的行事法则,经营业绩可观,令他感到“企业管理工作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的错觉。然而如今自己创业之后遇到的种种难题,令他“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他第一次深深感觉到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储备,远不够支撑其解决新依科公司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他来到了人大商学院,期冀能得到“回炉”和“充电”。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杨杜老师,一位真正的管理学大师。教学模式的新颖且不论,重要的是杨老师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通彻把握和高屋建瓴的理论建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凝练而成的管理智慧。四天的课程下来,我从杨老师引领我们感悟到的管理智慧中得到了启迪,我在新依科公司的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有了解决的思路。”

在上了几次课以后,李晓沛带来的所有问题和困惑都在这里得到了解决。“企业是功利组织!不是政治组织,追正义;更不是艺术团体,追完美。”“企业活在财务上。”“导致企业发展情况不一样的根源是什么?是企业的掌门人;是企业掌门人的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管理是个‘技术活’。”杨老师的话力透纸背,数次令李晓沛如醍醐灌顶,收获颇丰。

下一篇:印象天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