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创立篇 | 做最懂中国的高管教育
2018-09-14 浏览次数:2567
在人大商学院EMBA项目创办二十周年之际,人大商学院EMBA中心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合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MBA二十周年特刊——耕耘不辍 砥砺前行》。我们会连载系列文章,送上对EMBA项目的真挚祝福。
腾跃 | 文
2018年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以下简称“人大商学院”)EMBA项目成立20周年。这2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20年;是中国企业管理长足进步的20年;是中国商业教育深耕本土的20年。这20年里,人大商学院率先创立了中国EMBA教育;积极发展了中国EMBA本土教学;引领了中国EMBA项目的深刻变革。
从最早的“请进来”——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创立EMBA项目,到后来“走出去”——成为国内首批通过国际上最权威的商学院质量认证体系EQUIS和AACSB认证的学院,以及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共同发起成立全球高端管理联盟(GNAM)的成员之一,人大商学院EMBA秉承人民大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创建了一套不断革新的本土EMBA教育体系,为中国培养出了一批批“解决中国企业管理问题”的企业家、管理者。
特别是过去的十年,在全世界商学院反思商学院教育的浪潮里,人大商学院紧跟形势,努力保持与国际知名商学院同步积极进行改革。2008年,在国际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的指导下,在融合了中国本土管理的实践及文化基础上,人大商学院将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IMPM项目落地为CMPM项目(中国实践管理教育项目),从此揭开了EMBA创新项目的新篇章。
2009年,人大商学院作为亚洲一流商学院正式成为IMPM国际战略联盟成员,全面负责IMPM合作模块的课程设计、教学和运营,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等世界名校一起为该项目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企业高管们提供EMBA教育。
人大商学院EMBA项目的不断革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方面,在受政策影响全国EMBA教育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人大商学院EMBA项目招生人数仍然每年提升;另一方面,在2014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排行榜中,人大商学院EMBA跻身全球50强,位列第43名。不仅如此,人大商学院EMBA在全国率先提出“终身学习”理念和承诺,所有EMBA学生可结合需要,终身选修EMBA在读课程,这满足了校友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教育革新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近日人大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远方和人大商学院院长助理,EMBA中心和EE中心主任邹宇峰接受了《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以下简称“HBRC”)的采访,为我们介绍了EMBA项目创立的缘起,在革新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之道,以及对未来EMBA教育发展的展望。
人大商学院EMBA教育
教育革新永无止境
《哈佛商业评论》对话宋远方、邹宇峰
EMBA的成立 从国际走向本土
HBRC: 自1998年成立至今,人大商学院EMBA项目已走过20年,这之间都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宋远方:EMBA教育的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根据国际化进程或者根据教学体系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启动EMBA教育。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MBA专业学位和试办MBA教育。1991年,包括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首批9所试点院校开始招生,这成为中国MBA教育的起点(当时MBA和EMBA教育没有区别)。
1998年,人大商学院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管理学院(UB) 合办的EMBA项目正式启动,揭开了中国EMBA教育的序幕。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成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办立中文EMBA的院校之一。
第二个阶段:走向国际化。人大商学院是国内第一批高质量通过国际上两个最权威的商学院质量认证体系EQUIS和AACSB认证的学院,也是与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共同发起成立全球高端管理联盟(GNAM)的成员之一。
第三个阶段:对EMBA教育进行反思和改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世界的商学院既是观察商业的窗口,也是涌现商业思想的策源地。但面对急速巨变的全球商业社会,所有商学院都需要用一轮轮的变革适应新的商业实践。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最早对MBA教育进行反思,随后哈佛商学院等国际上知名商学院也相继跟进。在进行反思方面,我们紧跟形势,努力保持与国际知名商学院同步,这也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
宋远方
HBRC:EMBA项目最初成立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和挑战是什么?
宋远方:当初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转变大家的观念。由于企业和企业管理的发展都和时代相关,大家对EMBA的认知无法脱离当时的时代,因此在EMBA建立之初,很多企业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EMBA。早期,中国的MBA或者EMBA教育就是拿来主义,即美国或现代发达国家的EMBA的课程设计再加上中国特色的课程,比如政治理论课。随着企业界对商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提升,这个挑战就变成人大商学院是否能不断改进,发展出适合本土企业家以及高层管理者的课程。
HBRC:这是否对EMBA项目在招聘老师方面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宋远方: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专门为EMBA招聘老师,而是在商学院中选出一些适合教授EMBA课程的老师。有的老师偏重于实战,做的咨询项目多,又很了解当前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和遇到的问题,那么他就比较适合教EMBA;有些老师比较擅长写理论文章,对他而言就更适合在商学院做纯学术研究。
HBRC:当初在选择合办院校时,为何选择布法罗管理学院?
宋远方: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时代原因。一方面,中国的大学没有EMBA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所以我们需要向有EMBA课程的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当时关注中国的国外大学不是很多,布法罗管理学院愿意了解中国,愿意将EMBA教育引进中国。所以我们就和布法罗合作了。其次,当时国际上EMBA课程同质化程度高。美国MBA教育从上个世纪初开始,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多数商学院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只是每门课程的老师不同而已,因此我们当时选择和谁合作的效果都差不多。
HBRC:人大商学院的愿景是要成为最懂中国管理的世界一流商学院。请问愿景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宋远方:可以从三个方面介绍愿景产生的背景:
1.人民大学的建校历史。大学讲究传承和文化。人大是为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而成立的大学,人大的传统就是要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从根源上看,人大商学院也要解决中国的管理问题。
2.毕业生走向。人大毕业生有很多在政府部门任职,这正是人大注重教学与中国现实情况相结合的结果。在这个传统下,商学院的教学内容也是贴近中国企业一线,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
3.贴合中国企业实际的老师。在引进当代西方管理思想和方法之后,需要将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人大商学院有很多教授在企业中做咨询项目,他们了解中国企业,理解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能将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我们学院的特点。我们愿景的产生有实在的基础,和中国国情密不可分。
邹宇峰
HBRC:在改革过程中,人大商学院秉承最重要的理念是什么?
邹宇峰:改革中秉承的最大的理念就是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满意度是唯一的目标。在过去,教学可能会以教师为中心,以行政人员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就会出现老师不管学生反馈只按照自己的思路授课的现象;当以学生为中心之后,老师无关头衔,只要讲课好、受学生欢迎,就可以在人大EMBA课堂上讲课。
我们现在以学生满意度为中心去调配所有的资源,但前提是EMBA是严肃的教育,学生首先要有归零的心态,否则就成了毫无原则地以学生为中心了。满意度是指学生是否认可老师的教学,是否认为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有用的,这也是学生最关注的。我们学生中以民营企业家居多,他们最看重的就是能否学以致用。
HBRC:如何转变老师的观念去适应这种变化呢?
邹宇峰:人大商学院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帮助老师转变观念。
1.要有变革的决心。既然下定决定要变革,学院领导以及EMBA管理团队就要坚持不懈地推行下去。
2.充分沟通。在变革过程中要和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晓以利弊,大部分老师是愿意进步和改变的。
3.淘汰不愿改变的老师。现在人大EMBA在全中国以及全世界范围内寻找符合EMBA项目要求的老师,不愿改变的老师将被淘汰。
HBRC:在改革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的呢?
邹宇峰:在整个改革中,我觉得遇到最大的困难是组织的惯性。
组织惯性包括师资、行政服务团队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管理制度。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企业的管理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比如以前的管理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教育,所以可能任何知识对他们都有帮助。现在很多管理层都是80后,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最大的优点是喜欢质疑、挑战权威。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调整制度、规律来适应学生们的变化。
解决这个问题,我总结有四点经验。
1.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改革者必须有很大的决心,不能遇到一点困难、阻碍就退缩。只要认定方向,即使有一些质疑也不要改变改革方向。
2.要加强沟通。改革的过程其实是涉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变更,有些人受学生欢迎,有些人就要被淘汰。所以在改革过程中需要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否则改革无法推进。
3.改革要从点到面。改革不是一蹴而就。改革要先从一两个点开始做,不要全盘否定过去的做法,要让被改革者看到改革的好处,这样大家就会逐渐接受。
4.加强对师资行政服务团队的考核。通过考核克服组织惯性,让改革方向一致。
HBRC:除了师资和行政管理之外,还有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邹宇峰:我们在管理制度和流程上做了很多改革和创新,好制度至少能把不合格的人管成合格的人,但一个坏制度能把一个优秀的人变成不合格的人。
具体做法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对标顶级商学院的做法。在参考大量顶级商学院的制度流程之后,从中找到我们需要改革的突破口,或者可以和现在急需改革的地方相结合的做法。
其二,做大量的实地调研。人大本身就有去一线调研的传统,调研对象是老师、学生和同事。在调研过程中,每个人关注的点都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寻找、归纳他们提到的最重要的问题或归纳所提问题的共同点,并判断出哪个是真问题,哪个是假问题。
EMBA的变革,从本土到国际
HBRC:人大商学院一直强调EMBA项目的改革,请问改革的缘起是什么?
邹宇峰:改革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外部原因,如前边宋远方教授讲的那样,一段时间内不论是管理大师,还是顶级商学院,都在反思当代商业教育。第二是内部原因,包括两个方面:
1.与人大商学院的基因和文化有关。人民大学于1950年建立,人大商学院的前身是人大的工厂系、贸易系及簿记核算和财政信贷教研室。人大商学院的建立基因就是为了给我国培养财经管理干部,所以我们一直贴近中国企业实践的一线,企业的变化促进我们不断反思、变革。
2.教育本身就需要不断革新。明茨伯格创立了一种与MBA教育截然不同的管理学模式IMPM,由于IMPM对学生的语言要求能力很高,所以我们在2009年,与明茨伯格研究中心、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以及新加坡东西方文化发展中心合作在中国创办CMPM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新管理理念和教学方法,传统的EMBA上课是灌输式授课,而CMPM尤其强调理论概念与自身管理经验相互验证、相互构建的反躬自省,并由此创造了很多把管理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方式,如反思教育。
我们现在要求课堂授课与实践的比例各占50%。课程精髓在于将管理者的经验和知识建构进行有机联系,采用多元教学方法,还独特地引入了模块主任角色。这样,学生才能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HBRC:请分享一下到今天改革的成果及经验,以及下一步的改革方向。
邹宇峰:其实很难说拿一个指标来衡量我们取得的成果,但可以从几个侧面数据来看。
1.人大EMBA项目招生人数持续增长,得到市场的认可。近年来,整个EMBA市场很动荡,很多学校的招生情况都不乐观甚至已是待歇业状态。但是我们的EMBA招生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在我统计的国内排名前十的商学院里,我们可能是唯一一家还在增长的商学院。
而且,我们是除了北大汇丰商学院在深圳招生人数最多的学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地址在深圳),我认为深圳是中国现在最有创新活力、中小型企业最发达的地区。我们大概每年在深圳招收100个EMBA学生,有这样一群企业家认可我们,就说明我们的教学质量、服务质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2.学生满意度高。一方面来自我们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是外部认可,比如《金融时报》做的统计中发现人大商学院的满意度在不断提升,特别是我们在2014年参加的全球EMBA排行榜中,位列第43位,最佳学习目标达成在全球排名第九。最佳学习目标达成和教学改革密切相关,这说明EMBA的教学和学生的期望值匹配度很高,或者说我们的教学落地了,可以给学生带来价值。
3.得到更多同行的认可。这几年打算和我们交流EMBA项目的国内外商学院明显比过去增多,这表明同行对我们的认可,或者是他们对我们的改革很感兴趣。
我想以上三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我们取得的变革成果。但改革是没有终止之路,现在整个管理教育走到十字路口,企业界面临经营不确定性,商学院也同样面临着改革的不确定性。我觉得只能是摸着石头一步一步往前走,只要企业在发展,需求发生变化,商学院就永远走在改革的路上。
做最懂中国的商业教育
HBRC:人大商学院EMBA项目从成立到现在,获得了包括来自政府、社会、媒体等多方面的赞誉,请问相对于兄弟院校的EMBA,人大商学院的EMBA项目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能给学员带来哪些独特的价值?
宋远方:人大EMBA主要有两个优势:
1.优秀的老师。现在社会上能教EMBA的老师不多,但人大商学院的EMBA老师都很优秀,他们不仅专业知识精湛,而且还了解中国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解决中国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课程设计具备独特的价值。包括CMPM+(CMPM的升级项目)还有其他项目的设计都是为了解决中国企业自己的问题,这是我们的特色。知识在更新,教学课程在不断完善,唯一不变的就是接地气。
邹宇峰:非常同意宋教授的总结,补充一点,就是我们的EMBA是性价比很高的商业教育项目。我们的学费不是最高的,但我们的教学质量不会比学费最高的差,我们调研问卷里的学习目标达成得分很高就验证了这点。我们自己有一个理念——不做最贵的教育,要做投资性价比高的教育。
在给学生带来独特的价值方面,我总结了5点。
1.教授学生反思和批判精神。大学教育首先教授的就是特立独行,每个人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应该不同。通过反思、批判的课程设计和环境设计,就会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具备反思、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
2.提供宝贵的企业管理经验。在高度信息化时代,知识每天都呈几何级更新,所以仅靠课堂知识是不够的,商学院教室里的企业管理经验就显得十分宝贵。比如我们每个学生都有8-10年的工作经验,一个班级50人,整个班级就有500年的工作经验。如果学生能充分分享、沟通彼此的工作经验,也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
3.为学生提供系统思考、系统学习的能力。EMBA给学生提供系统思考的能力,这也是为何很多学生读完各种各样的课程之后,还要来读EMBA的原因。系统学习、系统思考对企业管理很重要,因为你需要了解企业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方案。
4.影响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EMBA教育对其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影响,但我看到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行为习惯变化很大。比如,有的民营企业家认为自己在现有领域中已取得不俗的成绩,所以比较跋扈,但来到课堂上看到还有比他做得更好,更谦虚的企业家时,他就会慢慢改变。很多企业家读完EMBA后开始做公益、慈善,这都是班级内在能量带给学生的改变。
5.找回纯真的友谊。我调研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学生回到学校是想要找回纯真的友谊。商场里利益关系相对多一些,有些同学就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利益无关的人来讨论他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HBRC:这让我想到,在过去许多人读EMBA是为了“混圈子”,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企业家读EMBA的目的有所改变吗?这种转变对人大商学院的挑战是什么?如何解决的?
宋远方:不能说学生有混圈子的想法就完全错误,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圈子里。其实这个问题又涉及商学院的教育水平,如果一个人最初读EMBA就是打算混圈子,进入商学院后发现自己在道德品质、学识和素养等方面都得到提升,这就说明这个学上得比较成功。
邹宇峰:早在2012年我们就提出:EMBA教育一定是做严肃教育。诚如宋教授所说,企业管理者不必排斥社交,但EMBA教育本质上还是教育。因此,无论是从教学管理上,还是学院本身传递的文化上来说,我们都强调把学习放在首位。我们强调在学习期间不鼓励盲目地进行合作或生意上的探讨,所有的活动不围绕交友进行。在制度与细节上,我们也强调学习的严肃性。学生入学后会进行拜师仪式,出勤率考核也非常严格。
HBRC:其实中国本土的EMBA教育都会强调贴近中国企业,为什么更多的企业管理者会选择人大EMBA项目?
邹宇峰:是一流的师资。授课教师是我们最大的特色和财富。除了在传统上人大商学院的老师就比较贴近企业一线之外,人大商学院的文化也鼓励老师从实践中收获管理真知。人大商学院会给老师大量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尤其是鼓励他们去企业一线,人大商学院的老师可以在企业中做独立董事、顾问、咨询师。举个例子,人大著名的华为六君子中,黄卫伟是华为首席管理科学家,他一个月可能有一两周都在华为,所以他对企业管理的问题就比一般教授的理解要深得多。
成就“终身学习”
HBRC:人大商学院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商学院,与顶级商学院相比,我们还有哪些差距?
宋远方:现在对比东西方的商学院为时过早,因为我们还并不完全了解西方商学院整个体系。但中国所有商学院都需要向西方商学院学习他们完善的行政支持体系。比如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只需关注教学,其他都无需考虑。举个小例子,教授讲完案例后,休息期间马上就会有人将黑板擦干净;如果授课过程中需要幻灯片,也会有人提前准备好。
邹宇峰:我们目前的管理的确还是相对粗放,不会考虑到这么多细节。哈佛商学院甚至对每把椅子的高度,投影仪摆放的位置,铅笔的长度都会设置具体规则。但我们的管理很少将这些细节描述得那么精确,这大概就是一流商学院多年来的沉淀与传承。现在我们解决的是制度的建立问题,今后就要解决制度的粗细问题。
HBRC:在教学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邹宇峰:我们要打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承诺,我们给校友提供终身选修EMBA在读课程的机会。原因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读书时可能对某些知识没有需求,但现在有需要了,他就可以回来听课;或者是知识更新了,比如过去的财务课程不包括互联网金融,如果学生申请补充这些更新知识,我们也可以让他免费听课。
HBRC:终身进修是人大商学院独创的吗?效果怎么样?
邹宇峰:据我所知,现在还没有哪个商学院可以让EMBA学生终身复课。效果非常好。其实这也是学院在不增加额外资源投入的情况下,给校友的回报。凡是回来继续学习的校友,忠诚度非常高,他们还会向别人推荐人大商学院,或者成为我们未来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HBRC:校友会是商学院教育很重要的部分,人大商学院成立了CMPM知行会和EMBA同学会,他们为校友创造了怎样的价值?
邹宇峰:我们现在给校友会定了三个目标。
1.以学习为中心。学习是首要目标,我们校友会会在EMBA课程之外组织一些讲座,企业参考学习活动等。
2.建立情感和兴趣的纽带。比如人大EMBA长三角、山东分会,会不定时地举办一些活动以联络校友感情。
3.搭建产业联盟。这也是我们近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我们希望为已经毕业的学生做一些促进他们事业上的贡献。所以EMBA校友会搭建平台,比如说大健康平台、科技金融,把这些相关性产业串联在一起,或者是让有成就的企业家带动其他学生的企业或者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