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川乐:勇挑大梁的“硬汉”
2012-12-29 浏览次数:
2010年,他率领一班子人攻坚克难,奋勇当先,按照时间和任务的要求,完成了海棠湾开发建设“两年大会战”中的19个项目;国庆期间,连绵不断的瓢泼大雨临城,海棠湾污水处理厂水管道工程附近出现险情,在危机直逼农田3000多亩高效农作物的情况下,他于最快的时间内组建了抢险队伍,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兄弟们一连数天不眠不休地奋战,保住了农民兄弟的财产,也保住了海棠湾的工程项目。他就是人大EMBA 1103班学员,海棠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陈川乐。
为人谦逊,处事亲和的他,无论是在海南鸿笙地产任职期间,或是在三亚市供水公司任职,或是在天涯集团水业期间,还是现在开发公司的岗位上,都秉承着“经验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的理念,坚持“正确的决策源自精炼的业务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的追求,在不同的人生事业和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业务,埋头苦干实干,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勇挑大梁。
创先争优:打铁还得自身硬
一句“打铁还得自身硬”道出了陈川乐的学习态度。就是在于这种时刻不忘学习的憨劲,支撑着他这么多年来执着于学习,不忘内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作为管理者,他还积极组织公司班子成员参与学习,把学习政治理论与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企业经营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陈川乐说,无论单位里的工程项目有多少,全体员工的工作有多繁忙,都始终不能放松“学习”。他要求支部党员不断地走出去,走出门“学”、在工地的交流中“学”。“不能丝毫放松自己,只有以更精益求精的业务知识,才能更有的放矢地学习好的经验,掌握业务精髓。”
在海棠湾开发公司任董事长以来,他结合海棠湾大会战项目部署安排,组织了关于增强工程技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学习,“督促党员带好头、表好率。不断将科学发展观深化到工程建设各层面,不断加强工程监管能力与提高企管水平。”
攻坚克难:在困难前创造海棠湾的速度与奇迹
都说三亚是海南国际旅游的排头兵,而海棠湾则是“三亚最后一块净土”。 海棠湾区域“三横九纵”的路网以及各项市政配套设施是海棠湾的“骨架、血脉”。在如火如荼的海棠湾“三年打基础”的攻坚战中,海棠湾工委、管委所属企业海棠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肩负着海棠湾城市枢纽建设使命的中坚企业,担负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任务重、投资庞大。当前,数额庞大的投资,多项工程同时在建,谁会想到其“操盘手”——开发公司是家仅由60多名员工组成的高效团队?
陈川乐始终秉承项目工程质量第一的精神,他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既要讲时效,也要加强安全质量管理。”正是如此,为确保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以及滨海带酒店项目开业或投入使用,在2009年-2011年期间,他带领自己的团队顶着巨大的压力,完成了上级交付的任务。
忙碌的日子虽然苦,却很充实。自2009年起,早出晚归自是不在话下,陈川乐不断地前往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进展情况并指挥工作,协调交通、交警、发改、供水、供电、燃气、电信、军用光缆等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并督促各参建部门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尽快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010年,海棠湾工委、管委会实施了海棠湾开发建设“两年大会战”行动,具体制定了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竞赛的8个市政配套项目和与滨海带酒店赛跑的11个市政配套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
重担之下,陈川乐带领的团队没有怯弱,没有止步,而更是鼓足了力量,奋勇向前。海棠湾G路北段、6号路,尽管不长,但直接影响到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两条最重要的通往路、必经之路。这两条路若不按期建成通车,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就是一叶孤舟,无路进入,随之相关的供电、供气、通讯等配套管线也无法接通。正值当时,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正一天一个样的快速推进,让海棠湾团队绷足了压力。陈川乐组织了公司的最精锐力量,指定专人负责跟踪,将这两个项目盯紧盯实,制定了工程大会战实施计划,组织施工单位倒排工期,科学组织施工。作为负责人,陈川乐一周一会听汇报、一天一次在工地,遇到什么问题,都在现场与施工单位一起研究解决。考虑到工程要快速推进必须高度机器化,他要求与施工单位必须拿出“大会战”的精神,几乎每天保证10多台大型机械同时施工,各路段同时推进。就是在这样的紧逼下,海棠湾G路北段、6号路在2010年的9月底提前完工,比预计完工的工期提前了近一个月,走在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项目工程进度的前面,也为下一步的供电、供气、通讯等管线连接到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推进海棠湾B路中,陈川乐结合自己给排水专业知识和长期在供水行业的工作经验,果断提出了供水暗涵改成倒虹吸暗涵的实施方案,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供水暗涵这一拦路虎问题。
2010年对于陈川乐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在“大会战”姿态的奋斗后,陈川乐的团队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海棠湾滨海带将有4家五星级酒店要在2011年春节前开门营业,在这些酒店开门营业之前,海棠湾相关的用水、污水、中水配套设施能否如期服务于酒店,这些都是酒店业主们所担心的,也是海棠湾工委、管委下的死命令。而就在这个时候,陈川乐的团队有了一个攻坚克难的平台,有一股必胜的信心和力量,那就是以海棠湾工委、管委正深入开展创新争优活动之际,把海棠湾第一、二污水处理厂、东部供水厂及配套的污水管线等项目作为开发公司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为了保证这些项目能在年底如期竣工投入使用,陈川乐统筹了全局,结合现状、精密部署,组织党支部王若森、陈仁辉等一批党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亲自披挂上阵,冲锋在工地一线,把一些卡脖子、难解决的问题一个个地攻克了。
勇挑大梁:在抗洪抢险中誓保群众利益
同样是在2010年,国庆长假期间,瓢泼大雨临城,连绵不绝,海棠湾污水厂中水污水管道工程工地附近农田灌溉明渠发生溃堤险情,如不及时处理,低洼处3000亩高效农作物即将被淹,农民兄弟将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值此危情,陈川乐勇敢地挑起大梁,迅速组建了以党支部成员为主要力量的一批项目人员及施工方到现场紧急办公,研究抢险方案,坚决果断的采取了沙包截流的方案,经过科学合理地调度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进行作业、连续几天不眠不休的第一线奋战,最终有效地阻止了危情的进一步恶化,保住了农民兄弟的财产,也保住了海棠湾的工程项目。
时不我待:要在新的征程上描绘更绚丽的人生
陈川乐说,“参加人大商学院EMBA学习,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也是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在新的形势和新的征程下描绘更绚丽的人生。”正如他“打铁还得自身硬”的观点,陈川乐十分珍视每一次学习机会,对于这次来之不易的EMBA学习机会,他为自己制定了规范的学习计划,并不断督促自己在学习中进行思考,说起印象深刻的课程,陈川乐列举出《竞争战略》、《营销管理》、《领导与沟通》、《成功管理与变革管理》、《品牌运营与市场策划》几门,他说,自己对于这几门课程的学习是基于“学习-思考”、“理论-实践”的模式,对于这几门课程的深入学习,不仅增加了对工商管理理论知识方面的思考和认识,更让他觉得这些知识与自身工作中的发展不谋而合,找到了更宽途径的尝试。“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之际,如何实现海棠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资源配置最优、效益最大化”,“在借鉴国内开发区同行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如何充分海棠湾资源优势,积极统筹规划海棠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策划包装集团公司管理和上市方案,着力将海棠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逐步发展为产业多样化、服务全面化,形成拥有开发、旅游、地产、服务等链条式的综合性上市集团公司。”这些都是陈川乐在通过对课程的学习,结合现实进行的延伸性思考。
如今的海棠湾开发建设正快速有序推进。作为海棠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川乐直言肩负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了。“尤其是在2012年,海棠湾工委、管委非常明确地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海棠湾基础设施建设,海棠湾开发区、海棠湾镇管辖范围的各项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公交、河道、生态环境、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方面面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海棠湾开发建设的品味。”面临这些全新的挑战和要求,陈川乐没有紧锁眉头,而是更自信地说,要带领一班子人在开发的征程上一路扬鞭,续写海棠湾开发建设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