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E精品 | 内修外学:一场精心安排的不期而遇
2017-10-11 浏览次数:
2017年9月21-24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CMPM+1604班完成了最后一个模块——行动模块学习,顺利结课了。23日晚,在香格里拉举行的结课仪式中,1604班学生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毛基业院长、CMPM+项目主任宋远方教授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结课证书。在他们背后大屏幕上,播放着回顾视频,随着一张张共同学习时的照片的闪现,伴着如小溪般流淌的音乐,同学们又一起回忆了那一场场精心安排的不期而遇······
说到精心安排,因为如果没有CMPM+模块主任:宋远方老师、宋华老师、刘刚老师、成栋老师和冯云霞老师等精心设计,就不会有异彩纷呈的国内及海外模块课程、企业参访;说到不期而遇,四面八方聚集的同学、奇妙快乐的海外学习经历,26个个性鲜明的同学融为一个班级······让我们祝福CMPM+1604班级顺利结课的同时,同他们一起回顾这段美好的学习经历。
2016年的初夏,CMPM+1604班在北京开班。在反思模块中,同学们“不期而遇”,跟随着模块主任宋远方教授进行了开启CMPM+学习之旅的首航。反思模块首先以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为先导,梳理企业家的价值体系,从哲学层面建立反思的思想源泉;继而博采众长,反思西方文明的价值观与优秀文化,使反思继承人类的精神文明与财富,建立全球观念,提升企业领袖的艺术性素质与决策水平。建立完善的反思方法论体系,建立反思的系统框架体系,为实现CMPM+的教学理念打下深厚的基础,并整体规划完整的反思学习计划。
CMPM+1604建班以来的第二次课程,同窗学习,让大家变得更加熟悉,交换思想,让大家彼此理解。
分析模块立足于互联网蓬勃发展、大数据广泛运用的时代背景,旨在帮助管理者从总体上把握技术创新以及与此关联的改革预期所带来的企业变革机遇与挑战,让学员能够更好地在不确定环境和不对称信息丛林中找寻事物的本质,提高对动态环境的分析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心态。
9月26日-30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CMPM+项目美国创新模块在硅谷进行。在模块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宋远方教授和成栋教授的带领下,CMPM+1604班级远赴美国加州“创新圣地”,探求企业创新之道。为期5天的学习行程安排得紧锣密鼓,师生先后在旧金山的硅谷和斯坦福大学进行了多场现场教学,参访了多家代表性创新企业。
CMPM+深圳-香港模块课程在中国两大极具创新活力的城市深圳和香港依次举办。课程核心内容围绕关键词“洞明与练达”,重点突出了组织的转型与成功之道。深圳模块突出“洞明”,香港模块突出“练达”。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教授担任此次深圳-香港课程模块主任。模块学习期间,CMPM+1604班受人大商学院EMBA校友会深圳分会邀请,参加了深圳分会的新年庆祝活动。
德国转型模块专注德国工业企业及“隐形冠军”企业,又称作“智慧制造模块”。德国学习的五天行程横跨莱法州和巴伐利亚州两州三市。
同学们在五百多年历史的美因茨大学和德国排名第一的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课堂上碰撞智慧;参访辉柏嘉、莱尼、宝马等百年企业学习德国制造的严谨和标准化;到创新中心和孵化器、拜仁慕尼黑俱乐部激发德式制造的创新创意;与莱法州执政党主席、巴伐利亚州经济部司长、中国驻慕尼黑总领事馆参赞等要员共同探讨中德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在美因茨皇宫和希特勒啤酒馆暴动的原址HB啤酒馆乐享米其林和德式美食。
行动模块以“变革、超越、升级”为主轴,旨在帮助学员在整合前面各个模块所形成的知识、见闻与反思经验的基础上,在自己的企业中实施有效的行动,更好地开展变革,从而改变现状,实现突破,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CMPM+1604班行动模块中,张小劲教授从中国政治形势分析了十九大的任务及国家深化改革的趋势;杨健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博弈论;刘刚教授则从国学底蕴和丰富的企业案例出发,为同学们讲授了企业创新之道。已经退休的人大商学院著名教授,包政老师重返课堂,分析了《华为基本法》的原则与局限性。
CMPM+项目的立意核心是经验与行动。CMPM+1604班经过模块间的企业管理实践咨询活动,先后形成以肇珊、冯伟和梁浩三位同学企业为核心案例的咨询成果。在行动模块课程上,三位同学也先后做了报告。
CMPM+1604班的结课仪式在23日晚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CMPM+项目主任宋远方教授和人大商学院院长助理、EMBA中心主任邹宇峰博士出席了仪式。毛基业院长和宋远方教授共同为同学们颁发了结课证书和纪念水晶杯。当拿到结课证书的那一刻,不少同学都发出了时间匆匆,倏忽而过的感慨。张健同学的体验总结,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不比较,不计较;不抛弃,不放弃;向内修,向外学;为了更好的我们。金兴仓班长也发表感慨:
《学问》
学脉很重要,
补短更关键;
君若求其全,
用心是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