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在读生 > 活动 > 学术活动

班级 | 情谊不羁于山海之远 ——EMBA1406班毕业一周年活动纪实与杂感

2017-08-28 浏览次数:

大地山原,藏有太多秘密,每一个看似偶然的命运里,都流淌着必然的河流,百折千回,又逶迤向前。这其中一条就是我们的1406。

2017年8月4—8日,在郝桂茹同学的精心组织和赞助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MBA 1406班毕业一周年活动在美丽的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同学们从北京、山东、深圳、山西等地赶来参加了这一活动,班主任李鹏老师更是在百忙之中抽身前来与大家相聚,霍建民同学利用“准地主之谊”邀请大家领略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并分享了家庭的美满幸福。此次活动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在游和学之间做到了很好的融合,一方面共同领略川内的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放松了异常紧张的身与心;一方面座谈研讨毕业一年来的得与失,为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定下小目标,许下小愿望,添加新力量。

 每一次久远的别离总能催生急切的相聚

古人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是良师益友之间的思念之情,一年的物理时间的确不长,但是在情感层面却是一个久远的跨度。

能够在浩瀚的人流烟海中来到同一所学校,分配在同一个班级中学习,结下一段同窗之谊,这不论在什么阶段,不论在什么层级,绝非每个人的本意,但注定是缘分,更是天意。

其实,人生离不开缘,人生就是缘。中国人民大学就是一把大伞,我们一拨人来到伞下,一拨人又走出去搏击风雨。天地人和,因缘际会,人大商学院EMBA 1406班的经历成就了我们人生的一个亮丽环节。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与一定的因缘条件相依相存,互动互变,并在因果归律的支配下展示其独自的意义与价值。人的一生有很多缘分,血缘、地缘、业缘、学缘,血缘让我们有了家族的烙印,地缘让我们有了籍贯的烙印,业缘让我们有了单位的烙印,今天我们也有了1406班的烙印。

不敢说都是世间的菁英,也不妄论鸿儒与白丁的距离。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戴着人民大学的烙印,同学们已然成为佼佼者,其中也不乏栋梁之才,这是一个弥足珍贵的能量场!与其说我们已经成为知己,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彼此之间并不太熟悉,但是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学术基因和师承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学缘上的纽带,更是学思相长、互相支撑的力量,有了这样的力量,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孤单!

人是精神的,但终归还是物质的。回到物质的层面,即使我们不能成为生意的伙伴、战略的盟友,还可以做一名倾诉和被倾诉的对象,成为精神上的寄托,即使没有交集,也是两条平行线,随时间无限延伸,却又不离不弃。

有了别离,就有了相思,这种念想不是苦楚的那种,却像亲人般息息相关,甚至牵肠挂肚,人牵着事,事连着人,分不清你我彼此。就是这样每一次久远的别离,总能催生急切的相聚。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相约,急切地相聚,缩短物理和心理的距离。

 

每一次难得的相聚总能承载厚重的意义

1406,倚思领路。独特的班级文化——好学、善思、扬善、向上,塑造了团结友爱、不畏困苦的班级氛围。在学时如此,毕业后也是这样。

此次周年活动其实就是一次没有特定授课老师的移动课堂,向大自然学习,向所在社会环境学习,更重要的是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学习。在班主任李鹏老师和二代书记王嘉杰同学的主持下,大家分享了自己毕业年来的奋斗经历和心得体会,并定下来年的小目标,并许下小心愿。同时,这种交流也像私董会一样,对每一位同学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都尽最大努力地进行讨论,给出务实的建议。

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一次内部成长的经历,也是对自己人生发展目标的探寻,更是与外部环境互相检视的过程。此次活动带给同学们的感悟与思考应该说超出了各自的期待,听过大家的分享,这些鲜活的、深刻的、励志的人和事,将会烙刻进记忆,多年之后,曾经在岁月长河中飘荡而过的我们,于每个同学而言,将依旧鲜亮如初。

同学们所在行业不一样,企业规模也不一样,担任的角色也各有不同。正是这样,大家换位思考,才更有价值,更有启迪。经营企业和照顾家庭之间的平衡、宏观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具体影响、中小微型企业的营商环境、行业组织的工作特点、调任异地让企业起死回生、重燃健身的烈火……我们为同学取得的或大或小的成绩感到由衷的自豪,也为同学遇到的短视困难而忧心不已。一个个话题,既是个性的,也是共性的。今天他遇到了,或许明天你就遇到了,这些鲜活的案例及其解决方案成为宝贵的借鉴。不少同学发表了聚会感言。

王嘉杰:休闲放松,让人心情愉悦,学习互动,大家畅所欲言。每位到场的同学把自己一年来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进行了深度解剖,大家也纷纷给出建议和意见。尤其又给自己又定下新一年度的计划和目标,这种倒逼的机制也是自己达成目标实现计划一种有效方法。来年的聚会这次参与的同学,可以多给五分钟时间,多两个问题,目标实现了吗,为什么没实现,怎么实现的。

郝桂茹:此次聚会成都,虽然提前通知,但最终相聚的同学不足三分之一,也是比较遗憾,但欣慰的是我们安排比较休闲放松快乐,特别是组织学习的效果出乎意料的成功,我们占用了半天一晚共达五个多小时进行学习互动,每位同学认真谈了这一年的变化和想法,以后的目标和任务,其中的一些问题和想法进行分享和提议,还是收获满满,更加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情谊,总之,每个人都有从量到质的变化,也衷心希望大家以后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聚智聚力,为自己创造高品质的生活和理想的事业加油吧。

张丽红:茫茫人海,有缘相聚不易,两年同学情,一生友谊存,匆匆那年,同学们可还记得临别时的泪眼婆娑?可还记得每年相聚的约定?8月4-8日是我们结业后第一次围炉夜话。成都之行,收获满满,感谢桂菇姐的精心安排,感谢同学们的分享与交流,让我在总结过往的同时更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再次感谢,期待北京再相聚!

胡彬:我分享的内容主要是工作中的问题,我是来请教和学习的。大家给出的解决方案多宝贵呀!让我彻夜难眠,收获满满。小微企业事情多,人员少,不敢放松。只有快速茁壮的成长,才能存活下来。分享学习的过程太宝贵了。我们小微企业急需营养和经验,因为我们没有试错的资本。我在交流的过程里主要是倾听学习,感谢大家分享成果!

每一个切实的意义总能激发再次的重逢

一次期待之中的相聚,总能带来切实的意义,因为这像一个坚不可摧的家庭一样在一起。这世上或许并不存在真正的隔膜与误解,因为相知,所以懂得,所以慈悲,所以无畏。懂得和经历越多,就更加相信,不仅地下的泉水是互通的,地上的思想,我们的灵魂,无论中西古今,相通相惜。

意义的寻求往往不易,用笔写下然后讲述这些经历,则更需功力。我们的相聚与分享,其实就是与一个个故事的相遇,是一次次自我叩问的过程,与你内心合拍时,你就会发现,就会感受到,构成我们自身核心的就是我们的所爱或者我们爱的种种事物。其实,天气的好坏大多无关阴晴,只看与谁在一起,只看心情。愿我们,随时撒种,随时花开,行走观看,心生欢喜。

正所谓:你不曾丈量过脚下的路途,却把青春走得铭心而刻骨;你从未惧怕过骄阳与酷暑,却凭承诺把四季变幻征服;你未曾埋怨过辛劳与苦楚,却将生活点缀得众人羡慕……

可以相信,这样的相聚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安宁,会让浮躁的生命安息下来,在如水一样静谧中休养生息。因为这种在一起,哪怕不说话,也是一种超越理性的文字性表达,它更容易带领我们进入内心,坚定信念,触动灵魂。

“万物之中,成长最美,自然之中,希望最新。”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心情烦杂,不能自已,就会翻一番当时的照片,找一找当时的记忆,阅读它们,体会它们,那些记忆中的画面,让人快乐、敬畏、安静、感动、友爱。

想起奥古斯丁的一句话:“我的爱是我的重心或者说焦点,不管我被招往何处,都被她所牵引。”让理性回归理性,让真情回归真情。一次短暂的相聚,能了却一时的惦念,却不能了却一辈子的情谊。一场美好的聚会结束了,那每一个切实的意义总能激发再次的重逢。

天地不老,我们不散。1406,应该就是时间的朋友。

2017年8月11日雨夜,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