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在读生 > 活动 > 学术活动

《校友观察》@驾校也AI了?以后你要跟机器人学开车了……

2019-06-18 浏览次数:

说起驾校,你会想到什么呢?顶着烈日骄阳用不熟练的手法学开车?抑或是本来很聪明的头脑被“教练”反复嫌弃“笨”?

说起“驾校老板”,你又会把他想象成什么模样呢?

马宏同学,人大商学院CMPM1404班学员,河北利安训考集团董事长,从经营驾校开始,到在全国范围内收购驾校,他将驾校培训事业做得蒸蒸日上。

然而,并没有就此止步于眼前的安逸,马宏在人工智能还未曾如此大规模普及的时候,就大胆尝试将AI的概念引进驾校,也就是说,“你以后要跟机器人学开车了!”

“机器人教练”的Idea,时至今日仍有人在观望、有人在模仿、也有人并不看好,而马宏早在2014年就开始将这个看似疯狂,搞不好会烧掉很多钱的想法付诸了实践。

一切准备就绪,2015年他成立了北京易驾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可以肯定的说,易驾佳是全球范围内驾驶培训机器人教练的首创者与推进者。

凭借对交通安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行业“痛点”的深刻理解,易驾佳汇聚驾培驾考、交通安全、机器人、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增强现实、数字化测控等科学领域知识技术,首创研发成功“RoboCoach®机器人教练”以及“智能驾培服务云后台”,开创了驾驶人行为驱动的智能化精准驾培新模式,构建了基于驾驶人行为大数据的“智能驾培生态系统”,为驾驶培训行业提升培训质量与服务品质、降低人工成本提供了先进手段,亦为革除应试教育痼疾、植入驾驶安全意识、解决监管难题提供了科学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智能沙漠”中率先崛起

 

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和动作,并不是他头脑一热、冲动的选择。而是基于现实的“痛点”和经过反复琢磨和思考之后的决定。

马宏经营驾校多年,“驾校教练多、不容易管理”成为经营中的一大“痛点”,解决这一“痛点”成为研发机器人教练的直接推动力。

2016年,马宏与某著名高校实验室合作研发了第一代机器人教练“阿尔法”,这一具有变革意义的人工智能产品甚至引来中央电视台及各大媒体的追踪报道。

“对驾车技能和安全的管理是一种责任,机器人教练培养的是一种根植于心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比如说不系安全带车是无法启动的,久而久之,学生上车之后第一个动作就是系安全带,否则他会觉得缺少了这一步没有安全感。我们就是想让他一辈子保持这些好习惯,因为‘开车,搞不好是会牺牲生命的事情’。”马宏说。

秉承对行车安全的专业和执着,2017年,马宏继续投入大量资金,专注于第二代机器人教练的研发,随后,“阿尔法二代”问世,相比第一代,有了技术上的更大突破和稳定性。但是,马宏做出的决定却是——暂时不推广,因为他觉得这款产品有许多地方可以更加完善,他做出的决定是,2018年继续投入资金研发第三代产品。

出乎意料的是,早在2016年“阿尔法一代”刚刚问世时,在没有任何营销推广的情况下,已有哈尔滨、新疆等地三家驾校与易驾佳达成合作,在教练车内安装机器人教练,将人工智能引入传统驾校的围城。没错,2016年开始就已经有人开始跟“机器人教练”学开车啦!

马宏对机器人教练的信心基于对行业大量的数据存储和研究,而非“跟着感觉走”。“我们有很大的冲量市场,国内80万辆教练车,这是个庞大的数据,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在切实体验过机器人教练的驾校和学员反馈中,机器人教练在提高驾校的培训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优化利用驾校车辆场地、提高学员考试合格率、优化学员练车体验、培养安全驾驶习惯等方面都表现得可圈可点,赢得了驾校和学员的一致好评。

 

机器人是怎样当教练的?

事实上,机器人教练的核心硬件是“传感器装置”+易驾佳的软件系统。传感器具有高精度的特性,车上设有电子屏幕与语音系统,机器人教练会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周边数据判断问题,鼓励或纠正学员的驾车行为,实现人机对话。在紧急情况下,例如车辆距离障碍物1cm时机器人教练将强制停止车辆继续行进,有效保障了行车安全。

此外,机器人教练让学员的学车效率提升了5-10倍。传统的人工教学中,1名教练只能指导1名学员学车,即使车上可以同时坐3-4名学员,实际上手操作的也只有1个。但是,1名人机交互师(教练)可以同时管控5-10台机器人教练,即5-10人能同时进行实操练车。

出人意料的是,机器人教练教导的学员在考试时合格率提升了10%。

机器人教练与无人驾驶的区别:“机器人教练与无人驾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马宏说。经常有人误认为机器人教练就是无人驾驶,其实二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机器人教练的核心器件是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收集周围路况信息和驾驶环境数据,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学员的驾驶行为做出相应的指挥和判断,这一工作原理的好处是:基于传感器的硬件系统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和不易干扰性。

 

“信号不干扰”是机器人教练优于无人驾驶的关键所在。

机器人教练会让人工教练“下岗”吗?从目前改造的22家驾培机构来看,机器人教练并没有让人工教练下岗。这些驾培机构通过引进机器人教练,实现市场增量基本抵消富余人员,人工教练转型人机交互师后也有了更多的职业趋向。

 

核心竞争力:“滚雪球”式的数据库

 

一项事业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势必要有长久营利的能力和模式。机器人教练作为一个口碑好反馈好的项目,要想市场中长久存活并壮大,当然也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机器人教练能够将学员的驾驶行为转化为数据,这些数据是极为珍贵的财富。机器人教练可实现针对性教学,通过深度数据分析发现学车人操作中的细微错误,加以正确引导;并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学员特点,并实现分类教学。

业务的良性运转和发展,引起了业内一些竞争对手的效仿。2018年下半年“阿尔法三代”问世以来,机器人教练已成功入驻上海小昆山驾培基地,并在新疆率先取得全国首张政府学时许可。2019年他们已经与某上市公司签约,为其驾校进行OEM定制,安装机器人教练。

然而,马宏并不担心。

“首先我们有先发优势,抢占优质客户资源,占领先机。其次我们拥有比传感器更核心的竞争力——我们的数据库和用数据库‘喂养’的软件系统。”机器人教练系统不只是一个教人学开车的机器人硬件,其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学员的驾车行为转化为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这些越滚越大的“雪球”般的数据,才是最关键的核心和财富。

用马宏的话说,人工智能的一个决胜点在于“它是‘吃’数据的,用数据‘喂养’它,机器人教练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所以,技术可以模仿,但是数据是无法超越的。

5G时代,技术升级。紧跟时代步伐的马宏,在5G到来的关键时刻,当然也不会错过机会。他坦言,已经在与某大型公司谈合作。

2019年的“阿尔法四代”也将结合5G在技术上寻求新的突破,机器人教练的运行速度和和精准度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机器人教练只是开始,未来可能会变成这样……

 

在过去的一年,机器人教练成为改造驾培行业、提升学员体验的新动能。就目前的情况看,机器人教练只是切入口,在未来的3-5年时间中,围绕培训的其他服务也会智能化,实现驾校训练场内智能化教学是必然趋势。

“我们有理由认为,驾培行业接下来的竞争无非是比谁更能利用智能+,谁更会利用机器人教练把自己做到更好。”马宏说。

野蛮发展期已经终结,其智能发展!马宏认为,抱团取暖、精细化运营、品牌建设将会是驾培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

考啦考啦联盟也于去年应运而生。汇聚了全国14个省份多家优质驾校。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在机器人教练和考啦考啦驾校联盟的加持下,很快就会迎来整个驾培行业的转型升级!

借用马云一句话,过去的30年是人像机器,未来的30年,是让机器更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