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在读生 > 教授观点

许玉林老师课程语录

2011-07-21 浏览次数:

 有关战略的方法体系

1. 所谓战略是基于未来的思考。就是清楚地知道未来(远景),是做什么的(目标),然后研究怎么做(方法)。

2.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指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把握人性的特点。

3. 管理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习惯。东方人思辨,西方人实证。

4. 只要把一项工作分解成可以操作的执行定义,这就是量化。

5. 思想就是方法。

6. 西方对人是用比较的概念,考核是以称职为基准。

7. 事物总有常态,你把它还原了也就简单了。

8. 解决管理的根本问题,就是提高效率,有效地专业化劳动分工。

9. 工作评价是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岗位的价值,以确定岗位的薪酬水平。工作评价的四大要素:责任、知识技能、努力程度、工作环境。权重分别是4、3、2、1。

10. 无论是否易于被模仿,都是我这个组织最擅长的,这就是我的竞争优势。

11. 知者为科学,不知为宗教。

12. 不能夸大战略的指引下对管理的影响。

13. 不能夸大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

14. 管理是经营者与员工的博弈。

15. 管理是控制。

16. 提高效率就是有效的、专业化的劳动分工,专业化分工越细组织运行的效率越高。

17. 解决问题不能靠一种方法。

18. 企业的发展不可能靠同一批人而完成其成长的使命。

19. 管理不能让农民觉醒。

20. 西方进步是靠制度,制度是解决未来的问题,而不是解决当期的问题。

21. 做企业靠文化,做事靠人(过谦者似诈,过默者似奸)。

22. 管理能力是有本事让别人干活自己不干。

 制度管理的思考模式

1. 领导和管理的不同在于,领导是决策者,做正确的事;而管理是执行者,正确地做事。 

2. 绩效考核关注结果,绩效管理则关注于过程、指导和改善。

3. 中国企业家缺乏“自我批判的精神”。

4. 职业经理人只忠于职业,不会忠于企业。

5. 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靠智慧成长、靠资源成长、靠战略成长、靠管理成长。

 组织行为管理中对人的思考准则

1. 组织行为学又称管理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学科。

2. 组织是战略实施的载体。

3. 什么叫成熟?就是人的一生之中,做事永远保持其童真的热忱。

4. 有效的就是好的管理。

5. 人是需要被尊重的,体现出管理的公平就是对人最大的尊重。

6. 管理首先是一种威慑,是为未来的思考。

7. 绩效考核关注于结果,绩效管理关注于过程、指导、改善。

8. 老板是教主,员工是信徒,让员工有归属感有一种信仰。

9. 宗教的理解:未来的东西(现在做好事)、教义、信仰的神

10. 从小事做起,亲力亲为。

11. 想通了一件事情,未必能做这件事情。

12. 高度关注于每一个细节,才能知道某一个细节导致你做事的成功或失败。

13. 遵守道德是需要支付成本的。

14. 管理是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

15. 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问题是过程性的,面对人的问题,先投入做防范性的制度设计解决未来的问题就是战略性人力资源问题。

16. 管理是丛林千万别忘了自己要什么。

17. 学老江做事:学会把江山坐稳,学会退出机制。

18. 文化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

19. 管理终极解:①管理没有公平;②管理在解决很多问题上,边界是模糊的非逻辑非程序化的;③管理不是民主。

20. 经营者谈激励不谈利益是对员工不负责任的欺骗。

21. 控制是管理的最高原则。

22. 员工利益为先,企业利益为后。

23. 只能让一部分人满意(核心岗位、核心员工)

24. 组织的成功取决于管理者和员工,在工作执行过程中起重要影响作用的是关键性能力要素。

 八条圣经

1.人性是恶的。

2.人是没有自觉性的(薪酬是不解决激励问题的,薪酬首先解决的是公平问题)。

3.人是需要控制的。

4.人是重要的(用你的能力实现老板的想法,用你的努力纠正老板所犯的错误)。

5.人是难于管理的(三正一邪理论:威胁你的收入,威胁你的职位,威胁你的事业,威胁你的安全)。

6.人是需要尊重的(体现出管理的公平就是最大的尊重)。

7.人是多样化的。

8.人的管理是一门科学。

 两条主线

1.组织与工作系统研究;

2.人的行为系统研究。

 一个原则

人与工作的匹配(人与组织的关系)

 读书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高中毕业。

第二阶段,学业,大学,系统掌握知识。

第三阶段,学术,硕士,系统掌握知识后,形成自己对事物独立的看法。

第四阶段,学究,博士。

第五阶段,学霸,云之上人,影响别人。所谓知识得心应手,融会贯通。

 做一个成功企业的三要素:

1. 追求梦想;

2. “狠一点”(讲规矩和制度);

3. 还原本性(标准化、专业化和分享的理念)。

 墨菲定律:

1. 只要涉及对人的管理一定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2. 一个可能坏的结果出现一定比我们想象的更坏;

3. 解决人的问题不能靠一种方法,是一种系统方法。

 中国企业家缺乏八大项

1. 缺乏想象力

2. 缺德;

3. 缺乏对商业社会里真正商业知识的把握和认识;

4. 缺乏跨文化条件下的沟通能力;

5. 缺乏跨文化条件下的领导力;

6. 缺乏对非商业知识的把握和认识;

7. 缺乏自信;

8. 缺乏自我批判的精神。